一、規劃范圍
本規劃范圍西至漳衛河東岸,北至先鋒路,南至元運河北岸,東至大眾路,總面積30.81公頃。
二、規劃期限
規劃期限為2021年-2035年,其中近期為2021年-2025年,遠期2026年-2035年。
三、保護目標
1、在全面分析街區內各歷史文化要素的基礎上,準確提煉和總結桃園歷史文化街區的價值特色。
2、系統保護本街區整體空間格局和歷史風貌、歷史文化遺存,進一步傳承和彰顯街區獨特價值。
3、整治街區環境,完善設施配套,分類改善建筑質量和風貌,改善人居環境,使其成為延續街區文脈和社會網絡的宜居社區。
4、合理利用街區歷史文化資源,引導街區業態調整,在不影響原住民日常生活的前提下,深入挖掘街區文化資源,通過節點空間打造和展示路線規劃,使街區成為代表古城風韻、桃園價值,自然與人文景觀相融合的活力街區與城市名片。
5、結合街區現狀情況,深入研究符合街區特點的規劃實施模式,提出規劃實施建議,保障保護規劃的切實可行。
四、保護原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遵循科學規劃、嚴格保護、以人為本的原則,保護和延續其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維護歷史文化遺產本體及環境的真實性、完整性、生活延續性和保護利用的可持續性,引導區域內文旅產業適度發展,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各類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城市功能的有機融合。
五、保護框架和內容
本規劃從建成環境及物質空間形態和非物質文化遺存兩部分確定保護內容及各項保護要素,從傳統格局與街巷空間、建筑分類保護與整治、視線通廊與建筑高度控制、歷史環境要素、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優秀傳統文化要素五個方面確定了桃園歷史文化街區內各項保護要素的具體內容,針對各要素重要的特點分別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
1、傳統格局與街巷空間
(1)傳統格局:以桃園街為重要的商貿軸線,牌坊街、關帝廟街-小市街-太平寺街為傳統歷史風貌軸線,以清真寺-清真東寺為重要的街區視廊,元運河為特色彰顯的運河風貌帶,保護街區三軸一廊穿插貫通、運河一帶南引承城、多點遺存交相輝映、傳統街巷圍合成坊的傳統格局。
(2)傳統街巷:一類街巷10處,為張八口街、牌坊街、估衣巷、油簍巷、狀元街、馬尾巷、關帝廟街、旗桿街、小市街、蠟燭巷;三類街巷3處,為桃園街、天橋街、太平寺街。
(3)空間尺度:分為傳統民居建筑、宗教文化建筑、工業遺產建筑三類。其中傳統民居建筑,保護規劃范圍內傳統民居建筑的合院圍合形式和空間尺度;宗教文化建筑,保護清真寺、清真東寺、清真女寺的建筑和院落尺度;工業遺產建筑,保護以臨清卷煙廠為代表的工業遺產的建筑體量與周邊建筑的空間關系。
2、建筑分類保護與整治
(1)不可移動文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為清真寺、清真東寺;聊城市文物保護單位1處,為陳家大院;未核定公布為文保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2處,為桃園街268號、332號民居。
(2)歷史建筑:已公布的歷史建筑18處,包括清真女寺、本齋小學建筑群、桃園供銷社等;擬推薦的歷史建筑7處,為旗桿街中段民居西房、民居北房、牌坊街北段50年代民居、大橋調料市場西側臨清老公路站大門、桃園街284號北房、桃園街379號門樓、王家碾坊門樓。
(3)傳統風貌建筑:包括原臨清土產公司倉庫建筑群、賞心劇院舊址、云家磨坊、張家賃花圃、桃園街兩側部分建筑和街區內分布的若干院落式民居建筑等148處。
(4)一般建筑:與傳統風貌無沖突的建構筑物,按保留、維修、改善進行分類;與傳統風貌有沖突的建構筑物,應進行整治。
3.視線通廊與建筑高度控制
對清真寺-清真東寺空間序列進行視廊管控,對兩側一定范圍內的建筑進行高度、色彩和體量、屋頂形式的管控;對問津橋-清真寺、月徑橋-清真寺、桃園街與先鋒路交叉口-清真東寺三個次級視廊主要為視域高度管控。
4.歷史環境要素
(1)古樹名木:一級古樹名木7處,主要以側柏、國槐為主;二級古樹名木2處,為國槐。
(2)其他特色建構筑物:能夠反映民族民居特色的回族民居牌匾、拱形門洞以及反映計劃經濟時代的特色店招、門板等。
5.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優秀傳統文化要素
(1)優秀傳統文化:街巷名稱的由來、民間文學和相關傳說等傳統口頭文學;油簍編織技藝等傳統技藝。
(2)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清時調等傳統曲藝;清真八大碗制作技藝等傳統技藝;開齋節等傳統節慶。
六、街區傳統格局保護
1、以桃園街為重要的商貿軸線,牌坊街、關帝廟街-小市街-太平寺街為傳統歷史風貌軸線,以清真寺-清真東寺為重要的街區視廊,元運河為特色彰顯的運河風貌帶,保護街區三軸一廊穿插貫通、運河一帶南引承城、多點遺存交相輝映、傳統街巷圍合成坊的傳統格局。
2、保護以桃園街為代表、多條街巷間“前店后宅、前店后坊,店坊合一,店宅合一”的傳統格局。
3、嚴格控制清真寺-清真東寺視線廊道內的建筑風貌、高度與體量。
4、保護元運河北岸自然地理格局,塑造水街共生、城隨河轉的運河風貌帶。
七、保護區劃劃定
本次規劃劃定的核心保護范圍基于《臨清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2035年)》中對于桃園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區劃,最終以省廳批復文件為準,劃定桃園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范圍,西至漳衛河東岸,北至先鋒路,南至元運河北岸,東至大眾路,總面積30.81公頃。
1、核心保護范圍的劃定
核心保護范圍南至天橋街,北至先鋒路,西至牌坊街-馬尾巷,東至碎皮市胡同-蠟燭巷,面積10.4公頃。核心保護范圍主要包清真寺、清真東寺、以及桃園街兩側、油簍巷兩側,具體范圍以圖冊中的保護區劃圖所劃定的范圍為準。
2、建設控制地帶的劃定
規劃劃定桃園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控制地帶,四至為:北至先鋒路道路中心線、西、南至元運河河邊巷道,東至大眾路-太平寺街,面積20.41公頃。具體范圍以圖冊中的保護區劃圖所劃定的范圍為準。

登錄/注冊后可查看大圖